PFN 一个半月实习感想
前言
2025 年 4 月 11 日,我在 Preferred Networks(PFN)官网看到了 2025 年夏季实习的招募,并提交了 Entry Sheet(ES)。四月底收到 OA 通知,我用整个黄金周完成了它。OA 分两部分。第一部分是三道不限时算法题,第一题相对简单,大约 20 分钟就能 AC;后两题需要较强的数学功底与计算机系统基础,第二题涉及极大似然估计,第三题考查浮点数的进制转换。第二部分是阅读一篇论文写观后感。通过 OA 后开始准备面试。PFN 的实习只有一轮面试,可以使用英语或日语。
很巧的是,我的面试官是中国人。当有些点一时表达不清时,我也用中文补充说明。或许也因为这层缘分,我幸运地拿到了 offer。客观说,我的水平与 PFN 的要求仍有差距,这次机会来之不易。
经历多家公司的选考流程后,包括填写 ES、做 OA、面试,我已经身心疲惫,于是买了 6 月初的机票回国休整,顺便吃了久违的本格中餐。我记得在地铁上看到 PFN 内定邮件时的那种激动,手脚都有些发麻,不抓着扶手可能就直接瘫坐在地上。对很多大佬来说,也许 PFN 是水到渠成;但对我这个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的新手来说,能加入这样的一家日本独角兽公司,真的是非常幸运。就这样,我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的人生第一份实习。
正式实习
PFN 的办公地点在大手町,离我家大约 50 分钟车程。公司要求每周至少到岗两天,便于与 Mentor 面对面交流。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去线下,因为我在家效率确实不高,主要是书桌和床离得太近。
PFN 有自研的大语言模型,公司许多业务围绕基座模型在材料科学、计算生物、AI Agents 等领域的应用展开。我的任务是处理用于预训练该基座模型的数据集。看似简单,我一开始却没有把方向找对。Mentor 希望我探索一种新的处理算法,解决某个环节资源消耗过高的问题,也就是优化 pipeline 中的一个小步骤。而我误以为要优化整条 pipeline,于是在前期投入了大量时间,效果却很有限。像 PFN 这样的大公司,内部的 pipeline 已经相当成熟与完善,往往需要工程团队合作推进,实习生很难单凭一人去推翻既有方法。当然,真正的大神是例外。我在实习中就遇到一位来自 MIT 的大哥,中期答辩的 PPT 做了近百页。
与 Mentor 充分沟通后,我才意识到误解所在,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原本应做的任务。我也体会到,公司不会给实习生安排过于困难或周期过长的任务,通常是一两周一个小目标。至少在 PFN,实习更强调体验公司文化与在做中学。最后,我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的 poster 展示,收到了管理层、PM 和工程师们的认可。离开前还写完了技术博客,至于何时发布就看排期了。听一位正式员工说,他 6 年前写的博客还在队列里。
最后感言
致谢
这次是我的第一段实习经历,学到的内容与感受到的东西非常多,想在这里一一感谢。首先感谢我的 Mentor,同时他也是我的面试官。他非常优秀、谦虚、效率高。在他面前我就像一张白纸,正因为如此,他愿意手把手教我、分享经验,也会耐心听完我的想法再给出反馈。日常工作中,他还会分享一些提升生产力的工具与做法。
其次是实习期间认识的每一位同事。大家都很优秀,也很健谈。我生活里遇到烦心事,和他们聊一聊就能舒缓不少。大家的经历也很有意思,有从国内老师那边来日本读博的同学,有来自奥地利的朋友,有在日本 gap 一年寻找方向的同学,还有从北海道来东京实习的日本同学。大家都很 nice。在这里,祝各位接下来一切顺利,在日本实现自己的理想吧!
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实习生
我离“优秀”还有不小的距离,但我越来越相信沟通能力是最关键的能力之一。沟通不仅是语言表达,更是思考方式、问题分解与创造力的体现。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实习项目,也可以做得有趣、有影响力。遇到不会的问题,先尝试用 GPT 和 Google 自助解决;如果确实搞不定,就算是很小的 bug 也要及时同步,这往往是最高效的做法。除此之外,就是多思考、多复盘、多学习。技术在不断迭代,我们也要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工程习惯,保持好奇心与行动力。